很多朋友感到胃部不舒服以后,就去医院做胃镜方面的检查,想知道自己的胃病是什么程度,但是看到胃镜报告的专业术语,有时却是一头雾水,不知道什么意思,更不知道自己的病严不严重。今天我们就把胃镜报告中常说的一些诊断,做一些简单的解释和危险程度划分。
病情不严重的诊断
对于一般的胃病患者来说,我们拿到报告那一刻,首先要看位于报告下方的诊断或诊断意见,看看它是怎么写的。如果写的是未见明显异常或是浅表性胃炎或是非萎缩性胃炎,那么就证明你的胃没有什么大问题。如果写的是胆汁反流、糜烂、溃疡,那就说明胃有点严重,这时需要谨遵医嘱,进行相应的治疗,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。
以上是不太严重的胃病的诊断,接下来要注意了,如果出现下面几种诊断或关键词,就要十分的警惕,有些病甚至有较高癌变的风险。
第一是萎缩性胃炎,危险程度两颗星(★★)。
萎缩性胃炎伴发肠化和息肉,是发展成为胃癌的高危因素,所以大家确诊后必须进行积极的治疗和随访,提前预防癌变。
第二是肠上皮化生,危险程度三颗星(★★★)。
肠上皮化生分为两种,一种是完全型肠化生,胃粘膜上皮细胞变成了肠上皮黏膜细胞;另一种是不完全性肠化生,细胞形态与胃粘膜上皮细胞相同,但黏膜细胞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。这种肠化生与胃癌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,我们一定要做好病情变化的监测。
第三是上皮内瘤变,也叫不典型增生,危险程度四星(★★★★)。
这是一种癌前病变,轻度的异型增生发生癌变的几率是2.35%;中度为4%-5%;重度为 10%-84%。所以如果发展到高级别的上皮内瘤变,那么距离癌症仅一步之遥,建议大家在内镜下干预治疗。
第四是腺瘤性息肉,它的危险程度也是四星(★★★★)。
这是胃息肉当中存在的一种癌变风险类型,具体又分为管状腺瘤、绒毛状腺瘤、混合腺瘤。其中,绒毛状腺瘤癌变的风险是最高的。一旦确诊,尽早在内镜下切除,并定期复查,严防癌变发生。
当然,最严重的还是胃癌。
如果病情发展到了胃癌,病理诊断一般直接写明是哪一种类型,比如胃腺癌、胃鳞癌等。
总之,无论胃镜上的诊断是怎么样的,大家都应该重视胃病健康的管理,平时多了解专业的胃病知识,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。
本文参考资料:
[1] 《京都全球共识报告》
[2] 《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》(第5版)
[3] 《欧洲胃肠道内镜学会(ESGE)对胃上皮前病变和异常的管理指南》
[4] 《美国胃肠病学会(ACG)结直肠癌指南》
[5] 《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》
股票配资的公司行业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