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面锦旗,是我们老两口的一点心意,感谢你们精心的治疗和细心的照护。”近日,70岁的李阿姨(化名)紧紧握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(以下简称“重医附二院)泌尿外科医护人员的手,将印着“暖心的呵护”的锦旗郑重递出,眼眶里的热泪顺着皱纹滑落。这温暖的一幕背后,是一场跨越生死的救治,更是一段医患双向奔赴的动人故事。
\n三个月前,李阿姨的老伴张爷爷突然出现血尿症状,两人紧急前往重医附二院泌尿外科就诊。接诊医生初步判断可能是泌尿系肿瘤,经膀胱镜检与活检,确诊张爷爷患高级别尿路上皮癌(膀胱癌)。
\n“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,高级别膀胱癌恶性程度高,不及时处理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”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徐光勇教授团队进一步检查确认,张爷爷不仅是高级别膀胱癌,还伴有转移,治疗方式有保膀胱治疗和全膀胱切除手术两种选择。保膀胱需长期放化疗且成功率不确定,全切手术是四级高难度手术,还涉及尿流改道、盆腔淋巴结清扫等,手术切除范围大,能更彻底清除病灶,但对护理的要求极高。
\n一听要动大手术,李阿姨情绪顿时激动起来。由于自己也曾患癌,她格外担心老伴的身体能否承受:“医生,你们能保证手术百分之百成功吗?万一出什么事,我该怎么办……”面对家属的焦虑与质疑,医护团队没有回避,而是用最通俗的语言,一点点拆解手术相关风险,并结合以往成功案例慢慢安抚老人情绪。最终,张爷爷和李阿姨放下心头大石,选择完全信任医疗团队,接受“全膀胱切除+淋巴清扫+回肠造口”手术。
\n手术当天,徐光勇教授带领团队奋战数小时,精准完成器官切除与尿流改道。手术成功的消息让等候的李阿姨松了口气。
\n可术后当晚,新的“危机”突然降临。张爷爷情绪失控扯掉仪器线路,值班护士凭专业知识判断病人可能发生了谵妄,护士一边安抚患者和陪护李阿姨,一边紧急联系神经内科医生会诊。确诊后用药处理,护士还特意守在床边直至深夜,确认老两口都平静入睡才悄悄离开。
\n术后第一天,黄晓琴护士长查房,针对谵妄发生的原因给予李阿姨专业、耐心而详细的分析与解释。针对这样复杂大手术,在后续康复过程中,护士长在护理团队中安排了高级实践护士(APN)——蒲莉萍老师护理张爷爷。蒲老师结合张爷爷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,包括评估、并发症预防及康复计划等:饮食由少量饮水、流质、半流质、软食等逐步过渡;活动由床上翻身、坐起、下床站立、迈步等循序渐进;每天细心记录引流情况,判断拔管时机;关注各项指标复查的变化,与医生沟通;教会李阿姨观察张爷爷的“造口”,从示范、讲解到指导操作,直至出院时李阿姨已能独立娴熟地更换。
\n李阿姨回忆,住院时医护人员的细节让她动容:护士进病房轻敲门,夜间巡视动作轻柔;护士长黄晓琴常常给她拥抱、听她倾诉。这些点滴关怀逐渐化解了李阿姨内心的焦虑和恐惧。
\n如今,张爷爷已顺利出院。近期来院复查时,李阿姨特意定制了锦旗,亲手送到医疗团队和护理团队手中。“从害怕到安心,从焦虑到信任,谢谢你们不仅治好了他的病,还把我们当家人一样照顾。”这面锦旗,不仅是对重医附二院泌尿外科医疗技术的认可,更是对护士人文关怀的最好回馈,见证着医患之间双向奔赴的温暖与信任。
\n“为病人提供基于专业基础上的人文护理。”为此,黄晓琴护士长多年来不断输送护士外出学习,在团队培养中培养了高级实践护士、伤口造口专科护士、卒中专科护士、个案管理师等多名专科护士。着力打造一支基于“专业护理与人文关怀”的泌尿外科护理团队,是重医附二院泌尿外科护理团队一直以来的初心与使命。
\n(文/穆晓)
\n\n
股票配资的公司行业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